
6月20日上午,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陜西元素理論研討會在西安郵電大學長安校區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省社科聯、省中共黨史學會、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陜甘寧革命根據地史研究會共同主辦,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黨史人物與紅色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西安郵電大學黨委書記楊更社和省社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苗銳軍到會致辭,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梁月蘭出席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陜西省中共黨史學會會長、西安郵電大學黨委書記楊更社在致辭中表示,此次研討會旨在匯聚實踐智慧、淬煉思想火花,挖掘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陜西元素。一直以來,陜西省中共黨史學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為指導,運用偉大的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資政育人、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西遷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常態化長效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省社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苗銳軍在致辭中表示,陜西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深厚紅色基因的土地,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發揮著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在百年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在三秦大地上鑄造了一個個偉大的精神豐碑,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許多偉大精神,陜西都是重要實踐地、凝結地、貢獻地和發源地,都帶有鮮明的“陜西印記”和陜西元素。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對黨的精神譜系陜西元素研究,為黨的精神譜系研究貢獻智慧,引導全社會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把偉大建黨精神和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會議由省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二級教授袁武振和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西安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閆團結主持。在研討環節,省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二級教授袁武振,省黨史學會副會長、陜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曉榮,省黨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袁文偉,陜西省南泥灣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崔振昭,延安干部培訓學院南泥灣分院副院長、講師袁磊,延安干部培訓學院青年教師趙艷君,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二處處長董強,中共延安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建滿,陜甘寧革命根據地史研究會副會長、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天丹分別發言。與會學者緊緊圍繞偉大建黨精神、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西遷精神的歷史背景、形成過程、經驗啟示等方面開展了充分的研討交流,闡釋了相關精神的歷史價值與時代價值,為深化研究奠定堅實基礎。

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梁月蘭作總結講話,她指出,百年黨史不僅是輝煌壯麗的不懈奮斗史,也是偉大精神的鍛造史。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革命精神則是文化自信中更核心、更堅定、更厚重的部分。精神譜系是黨的歷史發展所凝聚的各種精神的忠實紀錄,是黨的偉大實踐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繼承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崇高道德的價值指引,是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她強調,我們要牢牢抓住其根與魂,繼續深入研究闡釋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和西遷精神,開展相關理論研究,發揮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更好地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工作大局。一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二要不斷強化理論基礎。三要加強革命精神資料征編利用。四要深化精神譜系專題研究。五要做好革命精神宣傳教育推廣工作。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為適應防疫工作需要,本次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現場會議主辦方及西安郵電大學馬院教師學生40余人參加。延安市委黨史研究室開辦線上分會場,各級黨史部門干部、相關院校黨史專家學者70余人同時參加了線上會議。
(責任編輯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