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1qf2x"></code>
    <pre id="1qf2x"><span id="1qf2x"></span></pre>
  1. <thead id="1qf2x"><option id="1qf2x"></option></thead>
    <th id="1qf2x"><sup id="1qf2x"></sup></th><strike id="1qf2x"></strike>
  2. <strike id="1qf2x"></strike>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陜西省社科院 >> 正文
          賡續中華文脈 傳承中華文明 促進古籍整理事業大發展
          2022-04-14 19:21: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吳敏霞

          2022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室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總體要求”“完善古籍工作體系”“提升古籍工作質量”“加快古籍資源轉化利用”和“強化古籍工作保障”等五個方面,確立了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以及深入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各項措施,充分顯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古籍工作在賡續中華文脈、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地位作用的高度重視,是今后我國古籍工作的根本遵循。作為一名古籍整理工作者,深感榮幸,深受鼓舞,深知責任重大。

          《意見》把加強和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作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方面,將古籍工作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使其能夠為治國理政、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服務科技創新、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務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

          2021年10月15日,北京,四庫全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首先,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應有之義。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朝歷代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獻。這些古籍文獻既是中華文明的歷史見證,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發展的優秀遺產。加強新時代古籍工作,對于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遺產,厚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發展和繁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深遠的時代意義。

          其次,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是對我國歷代注重典籍整理的歷史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從春秋時孔子刪定六經,到漢代劉向父子校理群書、魏晉隋唐間對諸經的注疏、宋明時期大型類書如《太平御覽》《永樂大典》等的編纂,再到清乾隆朝官方編纂《四庫全書》等,我國歷朝歷代都十分注重古籍整理,涌現出了大批的文獻學、考據學和金石學等典籍學家,并形成注重典籍整理的歷史傳統。正是歷代典籍學家的不懈努力,才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典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注重典籍整理、發揚歷史傳統,對提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再次,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是在堅持我們黨科學文化事業方針政策的基礎上,對古籍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從新中國成立起,我國就重視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1958年,國務院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對全國的古籍整理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和統一規劃,先后制定了五期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特別是1981年9月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整理我國古籍的指示》以后,我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古籍的整理和出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相對于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文化建設特別是古籍整理事業的發展,與中國文化資源大國、古籍文獻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這次《意見》對古籍整理和出版事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實現古籍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健全,工作水平有效提升,古籍保護傳承、開發利用成效顯著,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從而使古籍工作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更為凸顯,作用更加突出,古籍事業繁榮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

          陜西省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在全國率先啟動。1983年,陜西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古籍整理工作機構,即陜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該辦公室牽頭制定了陜西省1983年至1990年古籍整理出版的初步規劃,建議設立了以出版古籍為主要任務的三秦出版社。其后的二十多年中,全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形成了一支由古籍整理研究人員、古籍編輯出版人員、古籍工作組織管理人員共同構成的頗有影響的專業人才隊伍。

          2021年9月17日,陜西省西安市,陜西非遺文化展覽館內,展示的傳統中醫藥文化與中藥材,古籍《李時珍治跌打秘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陜西省的古籍整理事業更是有了突出的進展。2004年和2006年,陜西省政府分別召開了兩次全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會議,統一了對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認識,部署了全省的古籍工作;2005年,成立了由主管文化的副省長任組長,省政府主管副秘書長、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社科院院長任副組長的陜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以及陜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專家委員會,并制定了以《陜西古籍總目》、《陜西碑刻總目提要》和《陜西金文全集》為重點的陜西省“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使陜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其后,領導小組又制定了陜西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以若干重大或重點項目為龍頭,帶動陜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更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在全省哲學社會科學年度項目中,開辟了“古籍整理與研究類項目”專項,為陜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機制保障。

          近四十年來,陜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蒸蒸日上,成績斐然,整理和出版了多部影響廣泛的大型古籍類叢書,如《全唐文補遺》10輯、《陜西金石文獻匯集》26種、《陜西碑刻總目提要》6卷、《陜西金文集成》16卷、《陜西現藏古籍總目》22卷、《新中國出土墓志?陜西卷》4輯、《陜西古代文獻集成》30輯等,還有一般年度古籍項目100余項。雖然陜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得到了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稱贊,但仍然存在著對古籍整理重要性認識不夠充分、一些工作缺乏主動性、對古籍整理工作及出版成果認定不夠科學、古籍整理出版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推進古籍數字化和促進古籍有效利用進展不足等問題,與陜西文化資源和文物資源大省地位仍顯不配。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飽含著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要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要完善國際傳播工作格局,創新宣傳理念、創新運行機制,匯聚更多資源力量”。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辦公室廳、國務院辦公廳這次印發《意見》,對于實現陜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跨越式發展,有直接的重要的指導作用。

          陜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和陜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協調、組織全省古籍整理工作的機構,應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為重點,切實把陜西省“十三五”“十四五”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落實好、完成好;同時,要圍繞《意見》精神,預先規劃陜西省下一步古籍整理出版項目,特別是推動陜西省古籍文獻通代、斷代集成性的整理和出版工作,還要注意搜集陜西省所存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文獻的整理和譯介出版工作;要組織規劃陜西省加強古籍整理出版成果的整合利用,通過數字化手段構建古籍知識,建設高質量發展強省服務體系。

          2018年9月28日,北京,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之一的《永樂大典》,今日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曠世宏編 文獻大成”文獻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意見》精神,充分認識古籍整理事業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古籍整理事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的重要作用。在各級政府部門統籌指導下,相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目標任務,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的落實。與此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使全社會充分認識到實現古籍整理事業跨越式發展,是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內容,使全社會認識到保護、搶救、整理、出版、利用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既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我們要整合陜西省文物、高校、出版、圖書、檔案、方志等工作部門的人才資源,進一步充實完善陜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人才隊伍;要進一步強化陜西省相關高校的古代文獻、古籍整理和編輯出版學科專業建設,優化相關學科專業布局,建設與陜西省古籍資源配套的學科專業體系,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為陜西省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人才隊伍培養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

          《意見》對于陜西省古籍整理工作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全省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者需要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在搶救、保護、整理、出版、利用陜西省古籍文獻資源工作中,充分發揮好專業力量的作用;要有甘心長坐冷板凳的心理,要耐得住寂寞,同時要不斷提高業務水平,適應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新要求,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為陜西省乃至我國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添磚加瓦。

          《意見》提出“做好古籍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這對古籍整理和出版事業以及廣大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來說,是一種鼓舞,也是一種激勵、一種鞭策。作為古籍整理和出版事業從業人員,深感責任重大、任重道遠,唯有貫徹落實《意見》新要求于工作之中、努力發揮好自身作用、努力交出合格答卷,方可不負時代、不負責任、不負歷史、不負人民。

          (作者單位: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責任編輯 石逸龍)

          63K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99

            <code id="1qf2x"></code>
            <pre id="1qf2x"><span id="1qf2x"></span></pre>
          1. <thead id="1qf2x"><option id="1qf2x"></option></thead>
            <th id="1qf2x"><sup id="1qf2x"></sup></th><strike id="1qf2x"></strike>
          2. <strike id="1qf2x"></strike>